My USA trip

想到什麼,就寫什麼。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2-09-04, 09:55

大女兒A去了夏威夷渡假,她說因為我和老張常去旅行,所以她也要去旅行,父母真的是孩子的鏡?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2-10-06, 01:36

《我的願望》

大女兒A考入被稱最佳僱主的谷歌公司工作,她的朋友們都羨慕不已。最近,A更成功申請調職,我和老張都深感無奈!

唉!都怪我們扮民主,當A問我們是否希望她回港時,我對她說:「你應該問自己喜歡美國還是香港,不是問我們希望你在哪裏,因為這是你的人生,我們只希望你有一個愉快的人生,我們便心滿意足了。」語雖如此,其實那個父母不想一家團聚呢?

最近,A比往日更忙,每晚工作至晚上9時多才下班,假期在家也要做公司的工作。老張得知女兒的情況後,心痛不已,立即對A說:「工作太辛苦便不要做了,回香港罷!」

A問父親:「香港工作不會辛苦嗎?」然後她安慰我們不用擔心,她只是希望轉往新部門前,盡快完成手上的工作,不想留給其他同事,怕給人家麻煩,所以才忙得不可開交;她認為將轉往的部門,工作量應該較為輕鬆,而且多些有趣的東西可以學習。

她還未答應老張回港發展,反而問我們:「今年,你們仍未到美國哦!什麼時候來呀?我帶你們到夏威夷遊玩好嗎?」

我們不想去美國,只想她回港生活, 一家團聚, 這個願望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呢?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dr wong chi hung » 2012-10-06, 23:39

說清楚你們的期望,願望應該很快達成的。
dr wong chi hung
 
文章: 3
註冊時間: 2012-10-02, 21:31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2-10-07, 10:48

說清楚你們的期望,願望應該很快達成的。


黄博士:

謝謝回應。

我們希望女兒回港,一家團聚,但是又害怕給女兒壓力,而且我們不知道她回港後真的會開心嗎?

如果我們表白,她真的回港發展,但是生活不愉快,我們會內疚一生的。

現在,我們嘗試引導她自己決定回港。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2-10-16, 20:18

大女兒A在美國讀完碩士,原本打算立即回港工作。在機緣巧合下,她的學姐介紹工作給她,她諮詢我的意見,我也同意讓她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才回港,誰知她竟然考入了谷歌公司,我問她是否不會回港發展?

她回應:「我也不可能確定自己不會回港,例如我被谷歌辭退,我便會返港,或有其他值得我回港的理由,我便會回港,只是暫時未有此打算。」

今年9月,她到夏威夷旅遊,到兩個名為Oahu and Maui 的小島遊玩。還問我們曾否到夏威夷?如果未去過,待我們到美國帶我們去玩。「 Have you and daddy been to Hawaii yet? If not, I'll take you and daddy to Hawaii next time you visit the States!」

她托朋友帶了夏威夷曲奇餅給我吃,A是三個女兒中,最窩心的。

附加檔案
IMG_9856.JPG
IMG_9853.JPG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3-05-15, 15:28

《谷歌的家長日》

孩子唸書的時候,作為家長的每隔一段時間,便到要學校會見老師,以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,當然包括老師對學生的品行和學業的評價。所以,每次我參加家長會,心情總是忐忑不安,擔心孩子在學校有什麼行差踏錯。雖然,那些日子已是陳年往事,但是,最近大女兒A告訴我, 谷歌舉辦「家長日」,令我感慨良多。

谷歌曾經舉辦「孩子日」,在那天員工可以帶著孩子上班,讓孩子知道父或母親工作的環境和情況。

谷歌舉辦的「家長日」仿如旅行團,有領隊帶領家長們參觀谷歌的各個部門。

早上在集合時間內,子女把父母交給谷歌負責接待的人員,然後去上班,父母親們跟隨接待員到處參觀。在午餐時段,子女接回父母,一起選擇喜歡的餐廳吃午餐。谷歌內有二十七間供應不同特色,不同國家食物的餐廳,員工可以按個人喜好選擇午餐地點。例如矽谷總部主樓餐廳主要供應多款不同國家的自助美食:有墨西哥卷餅、印度薄餅、西式漢堡包、中式炒粉麵、西式炒飯、沙律、燒雞、豬排.....等不同肉類, 當然還有湯和甜品等。

中國餐廳有一般餸菜外,還有火鍋供應,火鍋材料豐富,不但有蔬菜和肉類,還有海鮮等。A告訴我,曾經有龍蝦作火鍋料。西式餐廳也有不同特色,某些餐廳主要是供應意大利菜或法國菜,有些是供應冰淇淋、甜味和飲品,員工有各式各樣的選擇,無論食物材料或飲品,都是有基的(ORGANIC)產品。

子女帶同父母享用完午餐後,父母親們便可以自由活動,在活動結束前,谷歌接待員派發紀念品給每位參加活動的父母。我沒有參加是次的活動,但是A告訴我,她帶了朋友的父母去參加,他們為我取了紀念品,使我喜出望外,所謂物輕情義重,最重要的是谷歌的家長日是一份喜悅,而不再是擔憂啊!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7-08-17, 02:52

《美國之旅》 (2017年8月13日)
上次我們到美國,已經是差不多兩年前了。

2015年9月,我們到美國參加女兒的婚禮,留美約一個月時間 ,期間我的情緒起伏不定。我感到既開心,又難過,一方面為女兒找到歸宿而高興,另一方面又覺得女兒出嫁後,便成為別人的家人了,與我有一道無形的隔膜。因此,我感覺不到真正的嫁女喜悅感,這種無形的心理壓力,使我做什麽都提不起勁,當然沒心情寫遊記。

女兒婚禮後,我和丈夫參加了由女兒為我們安排的旅行團,《美國大西北之旅》。在離開美國前,我們到美國六大州觀光,看到美國西部牛仔片的發源地,《阿甘正傳》的拍攝現場.。還有很多大自然的奇觀,讓我體會到世界之大,自已的渺小。心情大好後,又由於早出晚歸,沒有時間寫遊記了。

今次我們重臨美國,主要是探望孫兒。2017年8月13日,美國時間晚上10時,我們到達美國三藩市,女兒接我們回家。家中預備了女兒親手煲的雞粥,雞肉去皮拆骨,我感動之餘,也為自已的小心眼而慚愧不已。雖然,我們並不餓,雞粥留到翌日做早餐,但她的心意,令我知道,她永遠都是我的女兒。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chen chen chen » 2017-08-17, 13:50

恭喜美雲當了祖母。開心快樂。
頭像
chen chen chen
 
文章: 8036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18:11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7-08-18, 13:58

恭喜美雲當了祖母。開心快樂。


謝謝珍珍師姐。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7-08-18, 16:01

《圖書館》(2017年8月16日)

小孫仔三個多月大,女兒已經每星期帶他到圖書館。美國的圖書館,定期舉辦活動給不同年齡的孩子參加。在女兒家附近的兩間圖書館,每星期都有圖書管理員講故事給孩子聽,星期四早上十一時舉辦活動的一間,對象是零至三歲,另一間活動時間是星期三,對象是零至七歲。

由於星期四女兒帶我們到臉書(Face book )公司吃午餐,所以她提早一天帶兒子到圖書館,想不到星期三舉辦活動的圖書館,大多數參加活動的都是三歲以上的孩子。

下午五時半,在一間寬敞的活動間,有十多位活潑的孩子和兩個手抱的嬰兒,分別由家長或保姆照顧,來參加活動。圖書管理員笑容可掬地取出一隻顏色斑燦的母雞玩具,告訴孩子們,這天是母雞的生日,然後叫孩子猜猜,母雞是幾歲生日?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說:“83歲”,另一個說:“81歲”。圖書管理員笑著說:“這天是母雞的兩歲生日。” 然後鼓勵大家一起為母雞唱生日歌。

唱完生日歌,圖書管理員問我們:“誰會用另一語言說生日快樂?”我便用廣東話說“生日快樂”,老張用國語說“生日快樂”,然後有人用西班牙文說“生日快樂”,有人說一些我聽不懂的語言。互動性的活動後,開始講故事時間。管理員拿著書,一頁一頁地說故事,期間也會問孩子問題。

說完《公主的故事》,她說《牛的故事》。圖書管理員說:“今天是牛的兩歲生日,牠的朋友為牛舉辦生日派對,大家商量在蛋糕上應放些什麽。有動物建議放臘竹,但鴨子堅持放白蘿蔔。當牛看到生日蛋糕上的白蘿蔔時,非常高興,原來牛是很喜歡白蘿蔔的,證明鴨子很瞭解牛的喜好。”從故事中,讓孩子明白一點常識。例如《牛的故事》,讓孩子明白動物的特性。

活動完結前,圖書管理員帶我們一起跳舞,簡單的動作,跟簡單的語言,最後一句是“很快再見”(see you soon)。活動只有半小時。離開前,我們取了活動章程,得悉下星期的活動更有真的家禽出現,包括小白兔和母雞,介紹給小孩子認識。

女兒告訴我,星期四舉辦活動的圖書館,活動時間是一小時,首半小時是講故事時間,然後是孩子玩耍時間。由於活動對象較多嬰孩,故事內容也較淺易,玩具也較有趣,形式有些像香港的playgroup ,但香港收費不菲,在這裡卻是免費的活動。
最後由 lau mei wan 於 2017-09-16, 09:30 編輯,總共編輯了 1 次。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7-09-04, 13:34

《不平凡的保姆》(2017年8月29日)
我女兒家中的保姆K,已過花甲之齡,但是,她仍然很著重儀容,外表較實際年齡年輕。每天上班,她都化了裝,劃了眼線,一雙烱烱有神的大眼睛,表現出她的自信和睿智。她的個子不高,略胖,為人精明能幹又勤力,人生經驗豐富。

1953年,K在越南出生。1976年,她嫁給自己的高中老師。1978年,由於戰亂,她和丈夫帶著兒子逃難到廣州。1979年,他們前往香港。1980年,他們由香港移民到英國,在英國住了十二年,經營紡織加工生意。1992年8月,他們舉家移民美國,經營餐館。2012年,丈夫已年屆七十歲,決定退休。然而,K不願留在家中空度時光,故她到有孩子的家庭任職保姆。

K在一個台灣家庭任職保姆四年多,照顧三個小孩,最小的孩子由嬰兒開始,交K照顧。由於她和僱主對孩子教育方法的觀點不同,K憤而辭職,改到港式酒樓工作。數月前,轉到我的女兒家中任職保姆,並在週六和週日到酒樓兼職。

K在香港越南難民營居住時,為了方便照顧兒子,她自學做越南腸粉。每天早上6時至8時,她做小販賣腸粉。她告訴我,每天她賣兩小時腸粉的收入,相當於別人在工廠工作一天的工資。但她必須要在小販管理隊出動時收檔。我到美國後的第一個早上,K便弄了大盤越南腸粉給我們吃,味道真的很好。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。你的人生是否精彩,除了因緣際會外,個人的努力,堅毅的性格和對前途的決擇也很重要。K告訴我,他們移居英國後,生活得很寫意。政府分配給他們一個有三個房間的單位,並提供足夠的生活費。她到達英國後,先去學英語,上課數載後,她和丈夫便開始創業。他們做紡織加工廠生意,一條褲的加工費收人家一英鎊,卻只付半英鎊給工人,K任導師教導工人,K的丈夫任搬運工人兼司機,兩人每天工作十多小時,積蓄了第一桶金後,便在英國置業。K既然在英國居住多年,經濟基礎穩定,為何會想移民美國的呢?

原來K的娘家移民美國多年,三個妹妹都事業有成。K到美國探望家人時,喜歡美國的天氣和居住環境,故決定申請移民。K告訴我,美國政府很快便批準他們的申請,並規定他們要於四個月內到達美國,否則當棄權論。K立即出售物業和生意,把資産全都帶到美國。

1992年8月,K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移民美國。1993年5月,他們置業,用二十多萬美元買了一間屋。屋內包括兩個獨立單位,每一單位有四個房間,兩廰兩厠;其中一個單位她自住,另一出租。她的房屋到現在,市價八十多萬美元了。

他們到達美國後,原本打算繼續做紡織加工生意,基本生産工具也從英國帶來美國,然而,美國的經營環境與英國不同,他們明白在美國經營加工廠的成功率不高,便決定改行開餐館,因為收的是現金,可以逃稅,這樣,成功率較高。由於他們決定開餐館,必須有招牌菜,於是,他們倆夫婦便四處偷師。他們到不同食店學習煮各種美食,然後在一切準備就緒時,經營餐館。經過多年的努力,他們可以安度晚年了。

2012年,K的丈夫已經七十歲了,他和妻子商量後,決定退休,把餐館轉讓給鄰店。K的丈夫告訴我,在經營餐館的十多年間,他們每天都要筋疲力盡地工作。因為鄰店經營酒吧,凌晨3時才打佯,故此,他們每天凌晨2時多才下班。回家梳洗後,凌晨4時休息,翌日早上8時上班,因為要在早上9時半前做好15個小菜,讓顧客選擇。K的丈夫擔任大廚,K負責收銀,如果生意太好,K也會入廚幫忙,由兒子收銀。現在,他們的大兒子已經四十歲,任職會計,二女兒也是會計,小女兒正供讀獸醫。

K除了任職保姆外,在星期六,日或公眾假期,她都會到港式茶樓兼職四小時。她做事很有效率,任職保姆時,除了照顧孩子外,還能在孩子睡覺時做家務,因此,即使她不再年輕,仍然不愁找不到工作。

成功非僥倖,K和丈夫都是堅毅,聰明,勤奮的人,他們現在能安享晚年,這是他們應得的。他們有現金,有物業,K仍然堅持工作,她的勤奮,是年輕人的學習榜樣啊!




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7-09-16, 09:15

《谷歌家長日記》(2017年9月7日)
2013年,我曾寫了一篇《谷歌家長日》的文章,記述谷歌一年一度的家長日,雖然我未能參加,但我女兒帶了朋友的父母參加,並取了紀念品給我,令我回憶孩子求學時,我們參加學校舉辦家長日的心情。在美國,谷歌公司舉辦家長日,員工可以帶同父母上班,讓父母瞭解子女工作的環境,並舉辦不同講座,讓家長參加。我來美國差不多一個月,適逢其會,我和丈夫參加了2017年9月7日谷歌舉辦的家長日。

早上九時多,我們從家中出發,平時正常20分鐘的車程,竟然用了差不多一小時。當日,在高速公路上,塞滿長長的車龍。女婿奇怪地說:“為何這樣塞車呢?”女兒說:“馬路上多了一萬人,如何能不堵車呢?”

谷歌僱員超過七萬人,是日在矽谷總部舉辦的家長日,員工參加人數只限五千名,每名員工帶父母兩人,即有一萬名父母在馬路上,前往谷歌,難怪堵車。

女兒為我報名的講座,10時開始,題目是關於谷歌員工。由於我們於十時半才到達演講室。女兒問我要不要等到下一場才聽,我不想花她太多時間,便建議先聽半場。

雖然,女兒為我們報名的講座,我們只參與一半,但我發覺,在座的家長和主講者都很隨和,親切,時有交流。在濶大的講室內,差不多座無虛席,還有部份人站著。室內有兩個大螢幕,把主講內容明確列出。主講者說,今年谷歌曾舉行兩次問卷調查,要求員工回覆,以瞭解員工的心理情況,其問題頗有趣。其中一題是:如果要你用動物形容你的伴侶,你會用哪種動物?在活動結束前,是自由發問時間。有家長問主講者:“既然你認為谷歌這樣好,為何仍然有員工辭職的呢?”主講者笑著說:“這是個很好的問題。谷歌員工辭職的原因很多,例如退休,個人理由,員工想發展個人事業,家庭因素等。”

聽完半場講座後,女兒問我想不想聽有關谷歌餐廳如何製作食物的講座。我有興趣聽,但因為參加活動的家長很多,每位員工只能為父母報名參加一個講座,我不想做不速之客,故建議女兒帶我們去參觀她工作的地方,然後一起吃午餐。

在前往午餐地點時,女兒告訴我,今天差不多所有餐廳的主菜都是雞,因為雞便宜,為了應付這麽多的外來人,各個餐廳負責人都嚴陣以待。谷歌真的很大,我女兒工作的地點在42地段的總部大樓,吃午餐地點是當年她應徵面試的1098地段大樓.。

她告訴我,當年她仍然在洛杉機工作,應徵到谷歌當經濟分析師。首先她要通過電話回答各種問題。過關後,谷歌提供由洛杉機到三藩市的機票,並負責她在三藩市租車和住酒店的費用。到達矽谷的谷歌總部,她看到大樓外滿佈紅葉,景色美極了;她心想,如果真的可以成為谷歌員工就好了。

面試時,有很多應徵者,其中一位穿著講究的年輕人,來自波士頓的投資銀行,他自言任職經濟分析師,信心十足。面試時,有五個人輪流對應徵者發問,女兒曾告訴我,她能進入谷歌工作,只是她幸運而已。今次,我們參加谷歌家長日,才明白她考入谷歌的真正原因。

她告訴我,因為她在霍士任職分析師時,霍士用的儀器是最先進的,所以,當她應徵谷歌時,有一部其他應徵者都不懂用的儀器,只有她懂得用,故她獲得錄用。

人的一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,女兒到美國讀碩士,原打算畢業後立即回港工作。由於同學的引薦,她進入霍士工作,霍士更成為她留美的踏腳石,她進入了被譽為全球最佳僱主的谷歌工作,令她決定獨自留美生活。雖然,美國生活環境不錯,但是,我仍然留戀香港。香港是我家。

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7-09-21, 01:42

《罰款》(2017年9月16日)
在香港,將於2018年6月1日開始增加違反交通條例的罰款。違例泊車罰款由320元增加到400元;禁區上落乘客,由450元增加到560元。相對來說,在美國,違反交通條例的罰款更多。

前天,我們駕車外出,路上標示車速限制40哩,但是,當我們的車經過路旁電子螢幕時,看到顯示著:“your speed is 44miles”,我們不清楚是否被拍下超速的證據,會否被罰款!回家問女婿,他說:“沒有警察當場捉到便不用怕!”

今天,我向保姆K查詢有關美國違反交通條例的罰款事宜。她除了回答我的問題外,還告訴我有關她被罰款兩次的經過。第一次,她在晚上只開了霧燈,忘記開大燈,被警察開罰單,罰款180美元,她不服氣,跟警察理論,說她不是沒有開燈,不肯在罰單上簽名,結果,交警通知總台,立即有兩輛警車到場支援,車上有一女警游說K,說如果她不肯在罰單上簽名,便會被帶回警署過夜,並把她的車拖走,建議K先簽名,然後上法庭申辯。K怕被帶回警署,故在罰單上簽了名。

K因為晚上開車沒有開大燈被票控,她上法庭時,法官問她是否認罪,她說:“我不是沒有開燈,我開了霧燈。”法官說:“在晚上駕車,法例規定,霧燈和大燈都要開著。現在,你開了霧燈,我罰你一半罰款,即90美元,另付堂費15美元,共105美元,你願意嗎?”K當然立即答應。

K第二次上法庭是因為她在學校區超速駕駛。當時路標指示時速限制25哩,但當時她的車速是38哩,故被票控,罰款280美元,她跟警察理論,說當天是星期六,學生不用上學,故她不必受25哩時速的限制。警察堅持她必須時刻跟從路牌時速的限制,她簽署罰單後上法庭,法官問她是否認罪,她回答:“我認罪。”法官說:“你是第一次超速駕駛,我判你一半罰款,罰140美元,你是否接受?”她回答:“我接受。”

我的女婿告訴我,在美國,因違反交通條例上法庭的人很多,只要違例者上庭,法官多數給予罰款優惠。女婿曾目睹在法庭上,共有六十多人因為違反交通條例上庭,其中三十多人,由於票控他們的警察缺席,被判無罪,不用繳付任何罰款。

美國有不少殘疾人士,所以,在停車場裡,常見殘疾人士專用車位。K告訴我,佔用殘疾人士車位,罰款280美元;衝紅燈,罰款460美元。如果你是訪客,卻把車泊在住戶專用車位,會被拖車,除了要繳付拖車費60元外,還要支付停車場費每小時170美元,故此,在美國駕車和泊車,都不能掉以輕心啊!


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lau mei wan » 2017-10-07, 12:44

《拖車費》(2017年10月6日)

保姆K告訴我,她在私人屋苑泊車,由於沒有泊在訪客車位,佔了專用車位,只是拖車費便要付60元,另每小時停車場費收170元。我的女婿認為K所說的拖車費似乎較實際低,不知是否真的各處鄉村各處例,他告訴了我有關他被拖車的經驗。

他在三藩市讀碩士課程時,放長假離開美國一個月,他跟從同學們的習慣,把車泊在一個既不會妨礙交通,又僻靜的屋苑。當他返回美國去取車時,才發覺車被拖走。最後,他要支付200多元拖車費,還要支付罰款200多元和停車費2000多元,此事令他上了難忘的一課。

某年,我到美國探望女兒,舉家駕車由洛杉磯前往拉斯維加斯度週末,途中壞車,拖車費是500美元。由於事情起因是女兒的疏忽,故此,我要求仍在求學的女兒負責拖車費。自此,她處理事情較前謹慎多了。在高速公路壞車是非常危險的,損失金錢是小事,最怕是危害生命安全。我藉著昂貴的拖車費,讓女兒上了寶貴的一課。
仰視浮雲馳,奄忽互相踰,風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
珍惜友誼!
頭像
lau mei wan
 
文章: 1954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23:48

Re: My USA trip

文章chen chen chen » 2017-10-07, 19:13

美雲姐寫的這些事很好看,因我都不知道。不懂。
頭像
chen chen chen
 
文章: 8036
註冊時間: 2009-09-12, 18:11

上一頁下一頁

回到 聊天室

誰在線上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

cron